当前位置: 首页 / 医院动态 / 新闻报道 / 正文

混迹在子宫肌瘤中的“冷面杀手”——子宫肉瘤

点击:1395
时间:2024-05-16 08:58:15

《人民日报》曾发表过一篇《请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》的文章,医患是生命共同体,唯有信任,才能共赢,患者多一分信任,医生就会多一分冒险的勇气;患者多一分怀疑,医生就会多一分退避的顾虑。医学是爱的产物,医生之所以敢冒风险,既源于对生命的敬畏,更源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,所有的医生都希望为患者解除病痛。

 叮铃铃,妇瘤科病区的电话铃声清脆地响起,正在早交班和查房的付晓辉主任接到了门诊打来的电话,得知门诊有一位患者情况较为严重,挂断电话后,付晓辉主任急匆匆赶往门诊。诊室内的患者是一位微胖的中年女性,佝偻着身子,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,付晓辉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,查阅了既往病历资料,得知患者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医院做了腹腔镜下全子宫、双附件切除术,因术中取出标本困难,采取了碎瘤术,术后病理提示为子宫平滑肌肉瘤,当地医院告知患者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,患者行核磁检查后未发现异常,于是在家安心静养,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情况。

        然而,不幸的事情发生了,术后仅4个月,患者便自己摸到下腹包块,同时出现排尿排便困难,并伴随着剧烈疼痛,遂前往当地医院进行复查,医生查体发现,盆腔肿物已达脐上两指,当地医院表示对此情况无能为力,需前往上级医院进行治疗,患者辗转了好几家医院,最后来到了承德市第三医院。付晓辉主任了解完患者的病情后,对家属说,“患者病情较重,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,有什么困难我们共同面对”。

     入院后为患者完善各项检查,结果不容乐观,腹盆腔有一巨大肿物,并存在不全肠梗阻,输尿管梗阻,不除外输尿管受侵,双肾严重积水、低白蛋白血症、电解质紊乱、贫血,而且梗阻进行性加重,急需手术解决患者的问题。妇瘤科及时进行院内MDT会诊,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充足的术前准备,拟定手术方式及全面评估风险后,迅速组成了由妇瘤科付晓辉主任,李丽娟副主任,刘菲菲主管医师,麻醉科陆淑蕊副主任,施飞,手术室资深器械护士于党生,外一科朱振生主任随时准备增援的手术团队。

5月8日上午,手术正式开始。开腹后,探查肿物约30×20×15厘米大小,占据了整个盆腔和下腹部,前面与膀胱粘连紧密,顶部与大网膜肠管粘连,后面与后腹膜粘连,肿物质地异常糟脆,极易出血,手术异常艰难,妇瘤科的手术团队按照解剖层次,一点一点分离,抽丝剥茧,经过3个小时的浴血奋战,在我院手术团队的通力协作下,终于完整的切除了肿瘤,手术非常成功,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。

术后,患者恢复良好,解决了肠梗阻和输尿管梗阻问题。查房时,患者拉着付晓辉主任的手,激动地说道:“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”目前,患者等待接受后续治疗。妇瘤科在患者手术后进行总结时,付晓辉主任说到,在了解到患者复杂又严重的病情时,也有过迷茫,有过犹豫,但看见患者渴望活下去的眼神,我便知道我没有放弃的理由,只有放手一搏!当一个人生命垂危之时,最希望他活下来的除了亲人,就是医生。这也是对这篇文章最好的诠释。